嘉兴学校大全嘉兴初中大全桐乡邵逸夫中学

桐乡邵逸夫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14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桐乡邵逸夫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邵逸夫中学创办于1994年,原名桐乡五中。

1996年邵逸夫先生捐资80万港币,建造了一幢2000平方的实验楼。

1997年更名为桐乡市邵逸夫中学。

2004年7月,因布局调整,原上市初级中学并入。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根据《桐乡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研究决定开展2013年桐乡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型课题)申报工作。微型课题按研究方向分两类,一是深化“个人教学问题”的研究;二是“班主任育人方式”的研究。

2013年度“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

课题承担人应按照要求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并提交《嘉兴市“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结题申请表》等有关材料,经市教科规划办审核。

课题结题材料于2013年9月15日前上报各县(市、区)教科规划办,各县(市、区)汇总后于9月20日前报嘉兴市教科规划办;嘉兴市属学校直接上报。

研究机构

语文朗读教学小组——段晶晶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借助朗读,可以使语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朗读本身的价值得不到发挥。邵逸夫语文朗读教学小组在分析朗读的作用以及朗读教学现状以后,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

文言教学小组——陆晓丽

文言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审美教学、一种文化熏陶。然而,在现行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考试这一终极目标,多喜用刻板的讲析式来完成文言教学任务,硬是将美妙的文言之旅改造成了文化苦旅。然而“穿越”这一新型理念的出现开拓了文言教学的新局面,它通过错位的时空创设,使学生于古典的意境中充分领略文言的形、意、境之魅力。邵逸夫中学文言教学小组试图从“导语创穿越之境、文本解读“行‘读、说、入’穿越之旅”、“课后延伸续穿越之情”三部分,来阐释该理念给文言教学带来的活力。

学术交流

轻负高质,幸福语文,巴尔扎克曾说过“追求幸福的人应该是行李越轻越好”。这用在语文教学上最恰当不过了,“高质”正是语文教育者所苦苦追求的幸福,而“轻负”则如同背上那越来越轻的行李。这是邵逸夫中学一贯实行的基本发展策略及学术教研的关键所在。

各类大赛

各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

各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奖赛

“共产党员的闪光言行”桐乡市中小学生现场漫画创作大赛

2011年桐乡市中小学生书法、美术现场赛

桐乡市第十二届初中学生劳技创作竞赛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人与自然、体育、美术、音乐

师资力量

陈卫东:高级教师,邵逸夫中学校长、书记,桐乡市师德标兵。

沈雷鸣:高级教师,邵逸夫中学副校长。

吴雪江:高级教师,邵逸夫中学副校长,桐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叶人杰:高级教师,嘉兴市名师,嘉兴市劳技学科带头人。

朱小龙: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学会会员,嘉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桐乡市美协副主席。

汤士根:语文高级教师。

段晶晶:语文教研组长。

陈建飞:一级教师,桐乡市优秀教师。

万廷真:一级教师,桐乡市优秀教师。

陈建松:数学高级教师。

方卫东:数学高级教师,桐乡市优秀教师。

夏琪学:数学教研组长。

李伟昌:一级教师,桐乡市数学骨干教师。

徐伟龙:一级教师,桐乡市数学骨干教师。

俞兮铧:一级教师,桐乡市数学骨干教师。

周国平:一级教师,桐乡市十佳青年教师,邵逸夫中学教导主任。

沈建华:一级教师,桐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桐乡市数学骨干教师。

徐丽:高级教师,桐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桐乡市优秀教师,邵逸夫中学英语教研组长。

易志霞:高级教师,桐乡市英语骨干教师。(著有《农村初一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高国兮:一级教师,桐乡市英语骨干教师。

蒋春苗:一级教师,桐乡市英语骨干教师。

叶林伟:一级教师,桐乡市优秀教师。

陈爱江:科学高级教师。

朱忠良:高级教师,桐乡市科学骨干教师,邵逸夫中学科学教研组长。

黄根弟:高级教师,桐乡市科学学科带头人,桐乡市优秀教师。

蒋红燕:高级教师,桐乡市科学骨干教师。

马德辉:一级教师,桐乡市科学骨干教师。

时晓华:一级教师,桐乡市科学骨干教师。

沈金全:社政高级教师。

张正华:高级教师,桐乡市社会学科带头人,桐乡市优秀教师,邵逸夫中学社政教研组长。

吴旭燕:一级教师,桐乡市社会骨干教师。

钱世跃:一级教师,桐乡市社会骨干教师。

顾祖达:美术高级教师。

朱杰:邵逸夫中学技能组教研组长。

马正杰:一级教师,邵逸夫中学优秀数学教师。

教学成果

学生个人荣誉

桐乡市第十一届初中学生劳技创作竞赛

桐乡市一等奖:汪晓杰 沈罗杰,指导教师:叶人杰。

桐乡市二等奖:祝莹 翟梦菲,指导教师:范娟芬。

2010学年度嘉兴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沈瑶嘉、夏羽、俞诗佳、蔡琴、柴燕杰。

2010学年度桐乡市级三好学生:金跃杰 、夏晓峰、王铖洁、蔡冬蕾、劳颖俐、张佳璐、孙昊翱、张佳毅。

2010学年度桐乡市级三好学生:沈筱菁、华佳伦、吕嘉阳、蒲舟玲、李晓桔

教学荣誉

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中坚,精益求精,求实求新,起模范带头作用。全校教师认真贯彻“三个面向”,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新的与课程理念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力争在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环境中,保护每个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性的充分张扬;教育科研导航,整合成功经验,进行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以期在教育科研中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2003学年,我校嘉兴市以上学科论文、嘉兴市中学学科教学研究论文评选喜获丰收,桐乡市课题申报数量、质量令人满意。其中论文类有国家级三等奖1篇,省级三等奖1篇,嘉兴市一等奖5篇,二等奖12篇;课题类:桐乡市结题2个,桐乡市以上申报8个。

桐乡市邵逸夫中学2010、2011年集体获奖统计表

序号

时间

内容

组织单位

级别

1

2010

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

省卫生厅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浙江省

2

2010

青春杯少年男子篮球赛第四名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文体局

桐乡市

3

2010

青春杯少年女子篮球赛第五名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文体局

桐乡市

4

2010

桐乡市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初中组一等奖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文体局

桐乡市

5

2010

桐乡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桐乡市人民政府地震办

桐乡市

桐乡市科学技术局

桐乡市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

6

2010

第二十一届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八年级桐乡市级团体优胜奖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

桐乡市数学学会

桐乡市

7

2010

第二十一届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七年级桐乡市级团体优胜奖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数学学会

桐乡市

8

2010

桐乡市第二届“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优秀组织三等奖

桐乡市文明办

桐乡市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

桐乡市文广局

桐乡市

9

2010

桐乡市考点考试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

10

2010

桐乡市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

11

2010

桐乡市初中文理科基础调研九年级团体三等奖

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桐乡市

12

2010

桐乡市初中青年教师学科知识竞赛综合团体三等奖

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桐乡市桐乡市

13

2010

桐乡市初中青年教师学科知识竞赛语文团体二等奖

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桐乡市

14

2010

桐乡市初中青年教师学科知识竞赛社会思品团体二等奖

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桐乡市

15

2010

崇福镇优秀团组织

共青团崇福镇委员会

崇福镇

16

2011

第二十二届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八年级桐乡市级团体优胜奖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数学学会

桐乡市

17

2011

第二十二届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七年级桐乡市级团体优胜奖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数学学会

桐乡市

18

2011

统战文化进学校先进单位

中共桐乡市委统战部

桐乡市

19

2011

“青春凝聚党旗下”——纪念建党90周年党团史现场知识竞赛一等奖

中共桐乡市教育局委员会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

20

2011

桐乡市中学生结核病控制宣传展板比赛一等奖

桐乡市教育局

桐乡市卫生局

桐乡市

21

2011

崇福镇庆祝建党90周年“颂党恩、赞家乡”镇歌红歌大家唱铜奖

中共桐乡市崇福镇委员会

桐乡市崇福镇人民政府

崇福镇

教师获奖与发表

序号

姓名

时间

类别

题目

级别

等次

1

范娟芬

2010

论文发表

运用好“尝试教学法”为学生撑起“一片新天空”

-----新起点上数学尝试教学法的感悟和启示

省级

发表

张正华

2011

论文获奖

轻松的课堂 思维的天堂

嘉兴市

一等奖

2

朱忠良

2010

论文获奖

曲径通幽话实验 享受成功促效率——浅谈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嘉兴市

二等奖

3

蒋红燕

2010

论文获奖

初中科学自学教学初探

二等奖

4

黄根弟

2010

论文获奖

设计“学习主题”教案,构建和谐合作课堂

二等奖

5

徐丽

2010

论文获奖

巧搭“集体备课”平台 助教师“自主发展”

二等奖

6

蒋春苗

2010

论文获奖

如何提高学困班级英语水平的探究

二等奖

7

沈亚萍

2010

论文获奖

醉过方知酒浓 错过方知学浅--浅谈提高错题讲评的有效性

二等奖

8

易志霞

2010

论文获奖

初三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研究及对策

二等奖

9

张正华

2010

论文获奖

胸中有丘壑 笔下百万兵

——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板书的设计与运用

二等奖

10

范娟芬

2010

论文获奖

新起点上初中数学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感悟与启示

二等奖

11

朱忠良

2011

论文获奖

善待课堂动态生成 促进有效科学探究

二等奖

12

沈建华

2011

论文获奖

数学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二等奖

13

王 冬

2011

论文获奖

课堂因巧设留白而精彩

二等奖

14

管美芬

2011

论文获奖

插上评价之翼 放飞实效之梦

二等奖

15

钱世跃

2011

论文获奖

试探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二等奖

16

郑国民

2011

论文获奖

将简单课堂进行到底

二等奖

17

蒋春苗

2011

论文获奖

搭建自主学习舞台 促师生共同发展

二等奖

18

滕艳

2011

论文获奖

激活·沉浸·输出——谈“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实践

二等奖

19

徐娟丽

2010

论文获奖

让“简单”探究擦出闪亮火花

三等奖

20

时晓华

2010

论文获奖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等奖

21

王鑫虎

2010

论文获奖

刍议科学课堂上如何转化学困生

三等奖

22

顾伟琴

2010

论文获奖

突出无题的重围——初中科学课堂学生提问之探究

三等奖

23

张伟

2011

论文获奖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

嘉兴市

三等奖

24

蒋红燕

2011

论文获奖

再议自学式教学——复习课有效性教学探讨

三等奖

25

汪永妹

2011

论文获奖

倡导学生自主出题 促进高效数学学习

三等奖

26

沈秋燕

2011

论文获奖

醉过方知酒浓,错过方知学浅

三等奖

27

万翔

2011

论文获奖

让“鸡肋”得其所哉——对初中古典文学常识运用的思考

三等奖

28

吴旭燕

2011

论文获奖

浅析思想品德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三等奖

29

易志霞

2011

论文获奖

以“趣教”促“趣学”——初一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探究

三等奖

30

宋琦

2010

论文获奖

驾驭课堂评价语这一“泵” 叩启学生人文素养之“扉”

桐乡市

一等奖

31

甘晓杰

2010

论文获奖

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之我见

一等奖

32

方卫东

2010

论文获奖

为爱忙碌

一等奖

33

蒋春苗

2010

论文获奖

创建温馨之家,突出班级内涵

一等奖

34

王 冬

2010

论文获奖

课堂因精于备课而高效

二等奖

35

马正杰

2010

论文获奖

构建互动型数学课堂的探索

二等奖

36

孙峥烨

2010

论文获奖

让 生 活 与 课 堂 联 姻——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等奖

37

方 亚

2010

论文获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浅谈小学、初中衔接阶段记笔记之方法指导

二等奖

38

夏宣宾

2010

论文获奖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

二等奖

39

吴雪江

2010

论文获奖

扬崇德内核,做诚信文章

二等奖

40

黄德军

2010

论文获奖

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研究

二等奖

41

朱忠良

2010

学科案例

动思结合的科学课

桐乡市

二等奖

42

蒋春苗

2010

学科案例

构建初中英语“三维一体”目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外研社八年级上Module 9 Unit 1案例分析

二等奖

43

朱忠良

2010

学科案例

科学史教育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二等奖

44

张伟

2010

学科案例

历史在这一刻重演——《神奇的激素》中的科学史教育

二等奖

45

徐丽

2010

市级课题

以趣促学--优化课堂教学初探

桐乡市

结题三等奖

46

蒋红燕

2010

市级课题

自学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试行和研究

立项

47

蒋春苗

2010

市级课题

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探究与实验

立项

48

钱世跃

2011

市级课题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立项

49

朱忠良

2011

市级课题

“减负增效”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研究

桐乡市

立项

50

郑国民

2011

市级课题

农村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立项

51

易志霞

2011

市级课题

在农村初中八年级进行阅读策略培训的实践研究

立项

52

李伟昌

2011

市级课题

以课堂校本研修为平台 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

立项

53

马德辉

2011

市级课题

初中科学教学渗透“垃圾分类与回收”意识的研究

立项

54

方卫东

2011

市级课题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立项

55

滕艳

2011

市级课题

提高初中英语“过程式”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究

立项

1997年,升入桐高54人,升学率96.67%,列全市第二名。
1998年,升入桐高72人,升学率97.67%,列全市第二名。
1999年,升入桐高64人,升学率96.73%,列全市第二名。
2000年,升入桐高37人,茅高42人升学率99.5%,列全市第三名。王炜同学获中考全市第一名。

2001年,升入桐高74人,茅高69人,升学率98.37%,列全市第一名。
2002年,升入桐高78人,茅高65人,升学率97.40%,列全市第一名。王强同学获中考全市第一名,囊括该市前四名,该市中考前十名中,该校占6名。
2003年,保送生19名,特长生6名,师范生4人,第一批择优生151人,第二批重点生63人,第三批普高31人朱振宇、董少宏同学获中考全市第二名,费雯婷同学获全市第三名,升学率97%,列全市第二名。
2004年,保送生21人,升入桐高50人,茅高68人,一中54人,二中78人,初升高比例96%,列该市第二名。
此外,历届毕业生中都有优秀特长生考上中国美院附中、省艺校等艺术类学校,不少学生在全国、省、市竞赛中屡屡获奖。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名列桐乡市前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劳技教学已成为嘉兴市、桐乡市的一面旗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文化传统

素质教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倡导“团结、奋进、务实、高效”的校风,“认真、创新、求实、高效”的教风,“勤学、文明、守纪、进取”的学风,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全面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不求人人冒尖升学,但求个个进步成才”的人才培养观。以教科研为先导,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学校德育要求教师树立平等意识、人本意识等“七种理念”,提高施爱、沟通等“七种工作能力”。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有德育功能,处处是德育基地”的气氛已形成,德育落到实处,以实养德。学校遵循学生主体性发展原则,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少年街道法制教育,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多种形式的活动载体,使学生在系列化的活动中接受有效的教育。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社团建设

2013年10月上旬起,经过邵逸夫中学社团建设升级改版,邵逸夫中学各项体艺活动落到实处,精彩纷呈,收效明显,已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以往该校的体艺2+1活动由于只是承袭传统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尽管班主任坚持到场,辅导老师精心指导,但效果不如人意。该校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主报名,分组实施,每组人数控制在24到40人之间。学校由教科室具体负责,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特长,学生人人参与,并分年级、分小组、分场所、分时间段举行。

社团文化(5张)

全校共分成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棋类、音乐、国画、木刻、书法、电脑、科奥、百家讲坛、名作欣赏等16个兴趣小组,时间主要安排在下午的作业自主课,部分项目在中午举行。校领导巡视检查,教师们认真准备,学生们激情投入,此项综合性活动开展近两个月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勃勃,素质教育得到处处彰显,为学生们提供了无限的学习和提升空间。

校园风采

学校现有:行政楼、教学楼、求知楼、图书馆、食堂、操场等建筑。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